小选手参加2025年城市家庭铁人三项赛青铜峡站比赛。
2024—2025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普通本科组)在黄河奥体中心举行。
上海青少年女子足球队在黄河奥体中心夏训。
全区青少年拳击锦标赛落户黄河奥体中心。
摔跤运动员在黄河奥体中心训练。
残疾人运动队参加体能训练。
近日,为期9天的2024—2025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普通本科组)在黄河奥体中心圆满落幕,这是今年该中心承接的第五项国家级体育赛事。
坐落于黄河之滨、占地480亩的黄河奥体中心,是吴忠市、青铜峡市两级政府为举办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而建设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该中心陷入“建易养难”“门可罗雀”的困局,如今这里不仅是当地人气最旺的地方,还成了外省区专业运动队争相驻训的热门场地。这样的转变从何而来?
主动出击 半年承接赛事活动110场次
发球、接球、拦网、扣球,排球场上,攻防不断,为观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比赛。
8月17日,2024—2025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普通本科组)在黄河奥体中心落幕。这次比赛共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30支高校排球劲旅参赛,累计进行113场精彩对决,让青铜峡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过足了观看高水平排球赛的眼瘾。
这项赛事落户青铜峡颇为不易。2023年底,为了盘活体育资源,提高场馆利用率,经宁夏排球协会牵线搭桥,青铜峡市与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每年共同举办不少于8项全国校园体育赛事。此后,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各组别的比赛陆续进驻黄河奥体中心。
以举办赛事为契机,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为青铜峡市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等竞赛专业人才;支持青铜峡市学校、青少年俱乐部组建与发展体育运动队,提升全市校园体育竞技水平。
此次排球赛事期间,多支高校球队走进当地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青铜峡市以“排球进校园”为契机,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广泛开展课余训练,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建设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推动体教融合。
今年以来,黄河奥体中心共承接体育赛事和群众文体活动27项、110场次,其中,仅体育赛事就包含国家级体育赛事5项、省级体育赛事6项、市县级体育赛事6项,参与运动员及群众达3.3万多人。
升级服务 区内外专业运动队纷至沓来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竞技体育健儿要想创佳绩,刻苦训练、科学训练是不二法门。
黄河奥体中心既有完备的场地和配套设施,又有亚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优势,是专业运动队集训的理想场所。
为引进专业运动队在黄河奥体中心驻训,打造专业夏训基地,今年,负责场馆运营的福建冠深集团宁夏分公司对场馆各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及保养,同时对现有场馆功能房进行合理规划,其中运动员餐厅约800平方米、运动员公寓数十间,公寓内安装了空调,购置了新的床铺、柜子等配套设施。
黄河奥体中心还分别在篮球馆、用餐区设置了无障碍残障人士通道,在篮球馆功能房内安装电热水淋浴器,对坐便器、扶手、洗手台等设施进行改造,还为运动员添置洗漱和生活用品,打造舒适、温馨的残疾人运动训练之家。
今年,中国残联、内蒙古残联、宁夏残联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到黄河奥体中心考察、沟通,着力将其打造为全国残疾人体育训练核心基地。
今年夏天,在黄河奥体中心驻训的运动队有宁夏田径队、自行车队、铁人三项队,宁夏残联残疾人自行车队、田径队和银川蓝海游泳队,还有上海青少年女子足球队、河南自行车队。此外,吴忠市体育中心拳击、跆拳道、田径、摔跤、举重等项目运动员也就近在这里集训。
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上海青少年女子足球队29名教练员、运动员在黄河奥体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夏训。其间,球队分别与银川高级中学女子足球队,吴忠市、青铜峡市各中学青少年男子足球队进行交流比赛。球队教练员与运动员对场馆的场地设施、运动环境、后勤保障等都给予肯定。
“这里天气凉爽,食宿条件也不错,为运动员训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尤其场地设施非常完善,感觉每天的状态都很好,训练很有收获。”上海青少年女子足球队队员张景云说。
黄河奥体中心因体育赛事与运动队进驻,实现“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化,直接带动当地酒店、餐饮等消费增长,并将赛事活动转化为体育旅游产品,推动城市从“过境地”变为“目的地”。
高水平队伍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激发了市民运动热情,促进了全民健身氛围的形成,还倒逼场馆运营与配套升级,为青少年接触专业体育、培育本土人才创造了条件。
降低门槛 群众健身有了好去处
每天清晨,家住青铜峡市福景街大成欧景名邸小区的郑余清都会出门,散步至几百米远的黄河奥体中心,在充满弹性的塑胶跑道上慢跑,在空气清新的广场上打太极拳、与毽友们踢大白毽,舒展筋骨的同时,心情也变得舒畅愉悦。持之以恒的晨练,让他每天都活力满满。
63岁的郑余清退休已8年,起初并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几名运动达人的影响下,逐渐迷上跑步、踢毽球等项目。经过几年的坚持锻炼,他还参加了吴忠、银川、中卫等地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赛和毽球邀请赛,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以前上班没有时间锻炼,退休以后时间充裕了,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渐渐喜欢上了运动。最关键的是,家门口就是黄河奥体中心,这么好的健身场所,没有理由不锻炼。”郑余清的话道出了不少退休职工的心声。
随着群众健身需求的增多,黄河奥体中心最大限度开放场馆资源,降低门槛,让群众健身有去处。今年暑假,该中心还举办了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普惠性培训班,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同时培养了运动技能,为扩充体育后备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上半年,中心共接待健身群众15万人次。同时,节假日期间实施免费、低收费开放,真正做到既不让体育场馆荒废,也不让体育健身的公益属性偏移。”福建冠深集团宁夏分公司负责人朱兴国说,黄河奥体中心在运营过程中强化精细化管理,在大力推动赛事活动、文娱竞演、全民健身的同时,适度引入休闲、培训、餐饮等商业元素,实行大众健身和体育消费双轮驱动,促进公共体育场馆释放更多活力。
如今,这座场馆借夏训推动多产业深度融合,也让青铜峡凭借“夏训经济”脱颖而出,拥有了城市新名片。(记者 高晓刚 见习记者 弥楠 文/图)